我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厲害
真正當了爸媽之後才開始認知到:我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厲害
甚至應該說,在為人父母這件事上,自己算是遠低於平均值的
印象最深刻的是「產後擠母乳」這件事
月子餐、發奶湯、魚湯、花生豬腳、黑麥汁……什麼秘方都用上,好不容易終於衝上30ml。
滿心歡喜地送到育嬰室,聽到隔壁房媽媽正因母奶太多冰庫冰不下而發愁,那一刻,我完全能體會什麼叫做天生不公平了!
「母乳量也會受天生體質影響,不必執著要全母奶,不夠的部分就由配方奶來補足就好。營養充足,孩子一樣也會長大。」
醫師這番話徹底解救了當時因母乳少而沮喪疲累不堪的我。
Ray離乳後再回頭驗證這句話,還真對!只要營養足夠,管他喝母乳還是配方奶,孩子一樣會長大⋯⋯而且還很大一隻🤣。
利用外部資源借力使力
有了這種「養孩子不必什麼都得自己來」的心態之後,我才開始懂得利用外部資源借力使力。
就像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帶Ray參加各種大人的活動
「他年紀那麼小,聽的懂嗎?」
我一直深信
內容,或許無法完全理解
見識及眼界,卻是可逐漸養成的
尤其是各界精英叔伯阿姨的專業及人生歷練,也是光憑爸媽二人無法教授的。
創業家爸爸對兒子的期許與用心
在我認識的人之中,MJ老師是位喜歡冒險、大起大落的創業經歷比故事還精彩,為人卻又非常踏實的創業家。他所教授的《超級數字力》課程,不僅是教財務投資,更是教人生規劃,幫助學生早日實現財富自由。
很開心能看到《給兒子的18堂商業思維課》這本書的出版,書中每一篇父子對話引導,都讓我看到創業家爸爸對兒子的期許與用心,同時也給了我方向去學習仿效。
舉例來說
第四堂課<人生的可控與不可控>中
MJ老師為了要解決兒子「找藉口」的壞習慣,投其所好地利用“腳踏車製造廠參訪活動”,開啓父子中和到台中腳踏車來回400公里旅程。
藉此告訴兒子兩個觀念:
1.暫時不要花時間抱怨不可控的事情,試著先接受它。
2.先做自己可控的部分,把自己變強。變強後,就會有影響力,有了影響力,我們再去改變之前的那些「不可控」問題。
找到誘因,讓兒子親自體驗之後再來談論,才更有感。再加上MJ老師多元工作洗禮及人生歷練,娓娓道來更加真切有力。
該如何學習仿效
如果是我呢?
我又沒有豐富創業經驗該如何來教孩子這一課呢?
就用最喜歡也最擅長的旅行吧!
2016年聖誕節
北海道遇上了50年來最大的暴風雪,各家航班多是延誤取消,千歲機場也塞滿了補位待飛的乘客。當時Ray6歲,母子倆帶著二大咖行李,抱著有可能睡機場的準備,趁著風雪稍緩的空檔,幸運地飛進了北海道。
原本一趟利木津就能到飯店的行程,臨時因暴雪停駛,讓我們換乘四趟才到達,突發的不便與應變,更能感受到北國生活的真實,也親身體驗了<人生的可控與不可控>。
看完書後,迫不及待地找出當時影片和Ray討論,事隔兩年後他還是印象深刻呢。
接著我就唸了第四課內容給Ray聽,聽完後他說:
「好啦我知道啦,就是“不要抱怨”跟“把自己變強”就好啦⋯⋯」
找出相關經驗,唸書給Ray聽,都還沒討論⋯⋯就知道了🤩
媽啊,這也太輕鬆了!
如何幫助孩子擁有面對未來的能力?
《給兒子的18堂商業思維課》這本書給了方向及方法
自己先認真看完,然後找出相關經驗,唸書給孩子聽,再作討論。
Ray媽咪極力推薦每位關心孩子未來的爸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